香菇链孢霉的症状分析及防治建议
一、症状 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,白色或灰色,生长后期呈粉红色或桔红色。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,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。 二、病因 链孢霉,俗称红色面包霉,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杂菌,适于高温高湿季节繁殖,由于菇房湿度过大或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而常发生,在25℃时生长极快,2~3天可形成橙红色分生孢子。 三、危害 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为害,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重要杂菌。链孢霉菌丝顽强有力,有快速繁殖的特性,传播速度极快,一旦大发生,便是灭顶之灾,其后果是菌种、培养袋或培养块成批报废。常产生大量成团成块桔红色孢子,因菌袋受其污染出现“满堂红”。木屑袋栽香菇多受此菌为害,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。 四、防治 1. 配制培养料可用1∶800多菌灵溶液拌料能有效控制链孢霉。配制培养料时,加入50%多菌灵,按0.1~0.2%配量掺入料中拌匀,能有效地控制链孢霉;培养基灭菌要彻底,未达标不轻易卸袋。 2. 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。 3. 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生产。在香菇发菌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℃以下,这样链孢霉生长缓慢,可减少污染。 4. 香菇发菌场所潮湿有助于链孢霉的发生,所以控制发菌场所的湿度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链孢霉发生。 5. 菌袋生产时发现有链孢霉污染,在分生孢子团上滴柴油,可防止链孢霉扩散。脱袋转色出菇期,喷水防过量,注意通风,更新空气。 6. 菌袋发菌后期受害,一般不要轻意报废,可将受害菌袋埋入深30~40厘米透气差的土壤中,经10~20天缺氧处理后,可有效减轻病害,菌袋仍可出菇。 7. 菇房内菌袋排叠环境要干燥,防潮,防高温。 8. 一旦发现可用石灰粉盖在受害处,并用浸过0.1%高锰酸钾溶液的湿布包上拿到远处深埋,以免污染空间。 9. 链孢霉的药物防治可参照木霉的防治。 10. 在菌袋料面发现时,速将菌袋排稀,疏袋散热,用石灰粉撒于袋面,起到降温抑制杂菌的作用。同时用500倍液可湿性托布津或500倍液甲醛,注射入污染部位,用手使药液渗透料内,然后用胶布封针眼。链孢霉极易扩散,当香菇菌袋受其污染时,最好采用塑料袋裹住,控制蔓延。若在袋外已发现分生孢子时,可用柴油或煤油涂擦,迫使萎缩致死,切不可到处乱扔,以免污染空间。(作者: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凌亮)